每日最新騙案
每日自動爬取並展示當日或近期新出現的詐騙案例,並提供摘要。
過去24小時內討論的詐騙事件有哪些?
案例: 七仙羽涉詐騙傳聞事件 (其他來源
- 總結: 網絡流傳知名「風水師」七仙羽(七師傅)涉嫌假冒學歷、牌照及利用善行名義詐騙捐款,被警方拘捕。消息主要由threads及網絡媒體傳出,但七仙羽本人以圖文反擊否認有受影響,澄清自己並未受到事件打擾。
- 心理弱點: 權威、同情、社會影響
- 實施方法: 據稱使用虛假的資歷(例如,聲稱擁有外國學歷、專業牌照)以及善行來增加信任,從而誘導受害者捐款。
- 效果: 通過專業權威和慈善工作的外衣增加受害者的信任,消除對合法性的懷疑,使受害者更願意捐款並遵從詐騙者的要求。
- 用户評論: 用户質疑將語言能力與外國學歷聯繫起來的合理性,討論了指控背後可能的政治或商業動機,並嘲笑在詐騙指控中被引用的誇張物品定價。
案例: 澳門首宗AI詐騙案 (其他來源)
- 總結: 澳門近期發生首宗利用AI科技偽造視頻的詐騙事件,誘騙市民投資虛假項目,司警已證實此案並表示將全力打擊。
- 心理弱點: 信任、貪欲、權威
- 實施方法: 詐騙涉及製作人工智能生成的假視頻,可能冒充權威或值得信賴的人物來引誘個人投資。
- 效果: 通過逼真的假視頻利用受害者對增加回報的信任和貪欲,誤導受害者將資金投入不存在的項目或騙局。
案例: 微信及Telegram誘騙投資詐騙
- 總結: 香港警方表示一週內接獲近百宗涉及微信(WeChat)及Telegram(TG)通訊軟件的投資詐騙案件,合共損失超過9,000萬港元。其中一名84歲商人被騙投資虛擬貨幣近1,000萬元,另43歲女文員透過假投資平台買港股期指,損失金額逾280萬港元,更欠下100萬元的債務。
- 心理弱點: 貪欲、信任、易受騙
- 實施方法: 詐騙者在WeChat和Telegram等通訊應用中冒充專家或公司人物,説服受害者將大量資金轉入虛假投資平台,承諾高回報,導致受害者不斷轉錢直至資源耗盡。
- 效果: 受害者因被高、易得的回報承諾所吸引,並被冒充權威或專業的詐騙者誤導,反覆投入資金,直至全部積蓄耗盡並背負債務。
- 用户評論: 用户對受害者容易上當表示不敢置信,批評對重大詐騙案件欠缺法律執行的進展,並建議在網上投資時應更加謹慎,對所謂的內幕消息和保證回報持懷疑態度。他們鼓勵仔細檢查投資,並避免下載陌生人在網上推薦的不明應用程序。